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贸要闻

中企掘金俄罗斯热情正高

发布时间:2014-10-17

 

在广交会首次举办的中俄商业论坛上,两国企业代表都表达了需要建立对话交流机制的强烈意愿,并签署了部分合作协议。论坛给中俄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未来展开更加广泛深入的经贸合作打下基础。

10月16日,广交会举办了首届中俄商业论坛,中俄两国多家企业代表出席,并签署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在中俄贸易促进会副会长李文玉看来,中俄经贸合作渐入佳境,目前正是中国企业进军俄罗斯市场“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利于企业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实现转型突围。

掘金热情不减

在16日举行的广交会首届中俄商业论坛上,来自俄罗斯卡卢加州、阿尔泰州、梁赞州等地的企业代表,与中国各省市的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并签署合作协议和达成意向。

总部位于河北省邢台市的中国远大阀门集团国际部经理李巨鹏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他们的产品已连续七八年出口俄罗斯,每年约有15%~20%的增长,是国内同类产品出口规模最大的公司。“我们先在国内做大做强,然后开拓国际市场,俄罗斯是公司早期就已开拓的海外市场。”

今年上半年,受到乌克兰局势的影响,远大出口俄罗斯产品的数量一度有所下降,不过李巨鹏预计,下半年俄罗斯市场应该会出现强劲反弹。“我们在俄罗斯有两个合作仓库,一个在莫斯科,一个在伏尔加格勒。因为与俄罗斯合作多年,并且物流方面也非常便利和顺畅,我们对于中俄经贸合作前景充满信心。”李巨鹏如是说。

远大阀门集团业务部经理闫飘向记者介绍说,广交会开幕第一天就有30多家企业有意向与他们展开合作,与往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增长,这对于秋季广交会来说是个相当可喜的开始。李巨鹏也表示,此次参加第116届广交会,他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争取更多的客户。

仍有期待

论坛上,中国企业也表达了担心和隐忧,俄罗斯法制化程度不高,市场规范仍待完善,营商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此,李文玉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俄罗斯市场规范及法制化程度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固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纵向比较,自从加入WTO以来,已有诸多进步和改善,这一点值得肯定”。

同时,中国企业与相关部门也需要实现自我突破。李文玉建议,中国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同时注重拓展营销渠道,提高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制造”的认可度。李文玉同时提醒企业,要想成功走进俄罗斯,需要转变“玩法”和思维,“这已经不是靠价格和规模就可以取胜的时代了,企业要在品牌建设、渠道方面多下功夫。”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李文玉以电子商务为例指出,一个包裹从广州寄到俄罗斯,从订货到收货需要45天的时间,严重影响交易体验,如果可以缩短通关和物流时间,将大大助力中俄贸易。

来自俄罗斯的中俄经贸论坛负责人康斯坦丁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在广交会举办中俄商业论坛,双方企业代表都表达了需要建立对话交流的强烈意愿。“论坛给中俄双方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对话平台,为未来展开更加深入广泛的经贸合作打下基础。”

作者:范晓  中国商务新闻网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