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贸要闻

俄媒:中俄在中亚发展似有默契

发布时间:2015-12-31

【俄罗斯《独立报》12月29日文章】题:俄中两国在中亚划分责任区(作者弗拉基米尔·斯科瑟列夫)

  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于2015年12月25日成立,将在2016年初正式投入运营。西方媒体认为,这有助于中国在争夺中亚丰富资源控制权的“大游戏”里战胜俄罗斯。但专家指出,中国不会破坏莫斯科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政治影响力。

  中国超过了俄罗斯,成为中亚最大贸易伙伴。多条管道将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输往中国。这削弱了莫斯科在对华输气谈判中的立场。

  北京手中掌握了强化对中亚扩张的新工具。几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预计能从亚投行的成立中获取不少好处。伦敦皇家三军研究所国际安全研究专家拉法埃洛·潘图奇认为:“这里曾经是俄罗斯的后院,如今它越来越被拖入中国的轨道。”中亚成了俄中两个大国互不信任的风险源头。

  但对中国来说,中亚提供了通往丰富自然资源和商品销售市场的入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就在阿斯塔纳宣布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计划。该项目将复苏古老的商路,为中亚国家带去繁荣。

  北京一方面承诺向中亚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新的基础设施,一方面关心着自己的盈利,因为基建需要钢铁和水泥,而中国这两个行业恰巧因整体经济增速放缓而在经历产能过剩的危机。

  然而中哈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情景表明,中国的计划在邻国的落实情况并不好。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开发区的中国一侧建起了整座城市,而哈萨克斯坦那边只是搭起了帐篷。中国商人们抱怨称,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太弱小了,而且还在因原料价格下滑而继续缩小,无法吞下中国的产品。

  潘图奇指出,经济困难和日益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促使莫斯科和北京着手探讨在中亚发展力量的方式。出于某种默契,莫斯科似乎主要负责维护中亚安全,而北京承诺与俄罗斯一同开拓与中亚的经济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历山大·伊萨耶夫说,关于俄中两国存在特定“劳动分工”的观点令人质疑。他表示:“实际上,中亚属于上合组织的活动范围。上合组织同时涉及中亚的经济问题和安全事务。而中亚蕴藏的风险和威胁对俄罗斯和中国而言都是一样的。一批极端伊斯兰主义者在塔吉克斯坦境内活动,他们还试图向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渗透。安全——这是俄中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