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俄罗斯水泥行业简况

发布时间:2013-04-27

一、行业发展沿革

  苏联时期共有水泥厂89家,年产水泥量1.4亿吨,仅次于中国。目前,俄有水泥厂59家,其中46家在产,年产量6160万吨。俄水泥行业发展沿革大致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989-1991年间经济改革刚起步,私有化尝试刚刚开始,行业失去管理,生产处于衰退阶段。1991-1992年政治经济波动期,建设规模急剧下降,水泥生产出现严重停滞。1992-1998年俄经济连续滑坡,基建需求低迷,导致水泥行业生产连年下降,生产从8470万吨降至2600万吨,40%的俄水泥厂亏损。1999-2001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水泥需求攀升,行业投资吸引力提高,俄国内外企业开始积极投资水泥生产,购置股权。2002-2005年,俄煤炭销售公司改组并创建欧洲水泥厂,全俄水泥生产以年8-12%的速度增长,出现价格战。2005年欧洲水泥厂占有俄40%的市场份额,呈现垄断局面。2005至2008年危机前,俄水泥行业高速发展,其价格、生产规模和行业引资吸引力均达到最好水平,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进口规模开始扩大。俄欧洲地区的水泥生产企业满负荷生产。这个阶段水泥需求增长主要源于俄大型投资和基建上马,经济适用住房、2014索契冬奥会等国家级建设项目。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由于能源价格上涨,住宅建设规模缩减等因素影响,水泥生产规模开始明显下降。俄取消水泥进口关税政策对本国水泥生产亦产生了一定影响,占有70%市场份额的俄水泥生产厂开始缩减产量,人为制造“水泥短缺”,导致进口大增。2008年俄水泥产量5348万吨,2009年减至4410万吨,与2004年持平,2010年相当于2005-2006年水平。

  二、2012年基本情况

  1、需求上涨。2011-2012年随着俄建筑行业的逐渐兴起,建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建材生产行业开始振兴,在建一批水泥生产企业。2012年俄水泥用量6520万吨,同比增长13.2%。其中中央联邦区用量最大,为2500万吨(增长14.9%),伏尔加联邦区1900万吨(增长20.5%),远东联邦区20万吨(下降8.2%)。据预测,2013年水泥总需求将保持在7000万吨左右。2015年前,需求平均增速将不低于10%。2012-2015年间需求量将在1.15-1.2亿吨水平;2016年需求增幅将为8%,之后增幅降至5%,即1.25亿吨左右,到2020年用量可达1.6亿吨,2025年2亿吨。

  2、生产情况。目前全俄共有水泥厂46家,80%以上的生产厂家加入了俄水泥联盟,白俄罗斯有三家水泥厂成为该联盟成员。2012年俄水泥总产量为6160万吨,同比增长10%,创历史最高水平。水泥年均价格(不含增值税及运费)2957卢布(约合99美元)/吨,同比增长13.4%,含增值税及运费价格为4041卢布(约合135美元)/吨。预计2013年全俄可产水泥近亿吨。

  3、进口情况。2012年俄从全球40多个国家进口共510万吨水泥,同比增长81%,主要来自土耳其、伊朗、白俄罗斯、中国和波罗地海等国(其中土耳其187万吨,增长1倍;白俄罗斯98万吨,增长1.5倍;波罗地海国家55万吨,增长20%)。从进口水泥的运输途径看,水路340万吨,占67%,铁路140万吨,占27%,汽运30万吨,占6%。

  4、出口情况。2012年俄共出口水泥140万吨,同比增长20.2%。主要出口国是:哈萨克斯坦77万吨(54%),阿塞拜疆36万吨(25%),白俄罗斯28万吨(19%)。最大水泥出口商是新特罗伊茨水泥厂,全年共出口27万吨(19%),玛力错夫斯基水泥厂26万吨(18.7%),沃利斯克水泥厂22万吨(15.5%),高加索水泥厂20万吨(14.5%)和新罗斯水泥厂13万吨(9.3%)。

  三、问题

  由于俄自产水泥量目前无法满足其市场需求,缺口部分需从国外进口,引发水泥市场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质量隐患。由于俄气候条件独特,水泥生产国家标准与其他国家差异较大,而目前俄进口水泥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尚不规范,进口水泥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有的水泥进口商不对进口水泥进行质量认证,或者仅对首批进口货物进行认证。有些认证机构根本没有自己的质量检测实验室,虽颁有认证证书,实际上质量根本无法与俄国标相符。莫斯科建筑科研院建材实验研究中心称,进口水泥由于质量存在风险,可致建筑物坚固性下降,工程寿命缩减,甚至有些水泥在某些建筑中是完全禁用的。

  2、价格倾销。由于进口水泥价格低廉,俄水泥生产厂在价格上无力竞争,在此情况下,俄本土水泥企业在进行现代化设备更新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而国际上水泥生产工艺正在日益更新,如果俄厂家不能及时更新技术和设备,将在产品性价比上失去竞争优势。

  四、分析

  1、鉴于欧债危机影响尚存,国际及俄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俄国内对建筑业前景有待观察,俄各州区对水泥需求还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盲目性。
  2、目前在建的一批大型水泥厂将于2013-2015年陆续建成,届时俄水泥市场供求结构将随之发生改变。

文章来源:驻俄罗斯联邦经商参处
http://ru.mofcom.gov.cn/article/ztdy/201304/20130400102182.shtml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